Wednesday, April 15, 2009

鋼琴師(Shine)電影心得

最近看了一部相當有意思的電影【鋼琴師】[1],不過我覺得【鋼琴師】的英文片名【Shine】比較能貼近電影原先要帶給觀眾們的感動,亦即隱含著大衛有著閃耀人生的意思。此外在還沒上網查相關資料之前,我還一度誤以為【鋼琴師】就是之前時有耳聞的經典電影【海上的鋼琴師】。

Shine-1


這部電影改編自一位澳洲神童鋼琴家大衛.赫夫考David Helfgott)的真人故事。幼年時期,大衛接受了父親的鋼琴訓練,同時生活在嚴苛且不合情理的管教中。住在家裡的那段時期,大衛的父親曾經親手燒毀了送往大衛去美國深造的機會,並且幾乎剝奪了大衛自己的決定權。後來大衛和一位女俄羅斯名填詞家接觸,毅然下定決心要前往英國學琴,此舉使得大衛和父親的關係產生不可恢復的決裂。大衛隻身在英國的期間,因為過去被父親過份的保護和鋼琴訓練,致使大衛除了鋼琴、音樂以外,在生活上可以說是完全像個還不會走路的小孩。不過秉著他優異的天賦,在一位相當有才華的教授指導下,順利彈奏出他夢寐以求且極為困難的拉赫曼尼諾夫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》。不過就在大衛演奏完成的瞬間,因為過去和父親決裂的陰影,致使他終於承受不了,精神病發而倒地,最後還住進了精神病院。後來在中年時期,原先已經多年未曾碰鋼琴的大衛,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幾位好朋友,其中較為重要的兩位是某家餐廳的女服務生和一位女占星師(Gillian Murray)。大衛藉由他們的幫助,最後重新返回鋼琴的舞台,並且和很照顧他的女占星師成了夫妻。

單從電影來看大衛的人生(註1),我覺得幼年時期的他相當的可憐。他那優異的音樂天賦應該是來自於父親的嚴厲教導,但是這樣的能力所付出的代價卻是失去個人的自由,以及自身生活能力的不足。過去我也常常期望自己能有著什麼驚人的天賦,可以被人家稱作神童或是天才,那種感覺是多麼的優越。然而與多數的天才一樣,大衛也有著精神方面的問題,這個問題我想應該困擾著他的一生。對我來說,在考慮到前面那個精神問題後,我就不會因為想要擁有某種天賦的能力,而願意在精神上受著難以言喻的折磨。所以我在看影片的同時,就覺得大衛的優異才華有點可憐。當然不可否認的,大衛的鋼琴造詣還是很厲害,所以儘管可憐他的命運,還是很讚賞他那美妙的雙手,能夠用鋼琴將音樂詮釋得那麼美麗動人。

再來談談大衛的父親。大衛的音樂天賦可以說要感謝他父親的栽培,因為他父親的獨裁栽培和精神上的灌輸,使得大衛被訓練成一位很厲害的鋼琴神童。可是這樣他父親的獨裁,也種下了大衛精神疾病的種子。促使大衛最後承受不了精神折磨的關鍵,就我來看,應該是因為他過去對父親的依賴。即便是跟父親決裂毅然決然隻身前往英國,在潛意識裡,我覺得他還是把父親當作他的依靠。他多麼希望得到父親的讚賞,多麼希望父親能夠聽到他彈奏出動聽但困難度極高的拉赫曼尼諾夫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》。我想這很有可能是致使大衛在演奏完《第三號鋼琴協奏曲》後倒地的背後原因。我覺得大衛的父親要付一些責任,雖然我能理解他為了要讓家庭完整,不願意讓他的兒子離他的家庭而去,但是這樣的偏激做法,卻讓大衛在精神上承受了許多的折磨。父母親的教育真的對小孩來說非常關鍵阿,心理成長能否健全,我想有一大半都是父母親的抉擇。

【鋼琴師】整部電影還滿不錯得,在心理學上也稱得上是一個相當不錯的教材。在電影情節上的安排也很有意思,最前面的獨白加上倒敘手法,增添了電影的趣味性。不過我對電影的技巧也不是很懂,無法在這邊和大家講述太多,不過該片當年也榮獲奧斯卡洛杉機影評人協會、紐約影評人協會和金球獎最佳男主角獎(Geoffrey Rush),以及澳洲電影獎最佳影片等九項大獎[3],從這些輝煌的資料中可以猜測出電影的品質也相當不錯。總之,我覺得是一部值得推薦給大家欣賞的電影,過程帶有點淡淡的感傷與哀愁,但是最後會替該片的主角大衛的一生感到欣慰。

Shine-2


註1:據說電影和大衛的真實人生還是有些不同,因為我不知道大衛的幼年時期和電影中的是否一致,所以只單就電影的內容來評論。這篇的心得和想法多半是基於電影的內容做探討,我想如果在看過他妻子幫他寫的《Love You to Bits and Pieces: Life with David Helfgott》後,應該會比較清楚真實的原因[2]

參考資料:
[1] 鋼琴師 Shine -- @movies【開眼電影】
[2] 博客來書籍館>鋼琴師:大衛‧赫夫考傳奇
[3] Shine (film) - Wikipedia, the free encyclopedia

3 comments:

  1. 自己先搶頭香 XD

    這篇同時會拿來當作我的情緒與心理管理的心理學報告。
    不知道屆時會不會變成其他同學寫報告時的參考文章 @"@

    ReplyDelete
  2. hi, 初次留言。我喜歡你這篇文章。

    我很喜歡Shine的海報,那個朝向天空跳躍的樣子。

    "Shine"被翻成「鋼琴師」確實有點可惜,不過以台灣片商的創意程度,沒有被破壞已是萬幸。

    和一個學音樂的朋友聊過,對她而言,最讓她無法忍受的是拉三因此被一堆音樂門外漢給「污名化」XD,好像學了這首曲子就會發瘋一樣,拉三是非常非常難,但也沒恐怖到那程度。其實若仔細看劇情就會知道,拉三只是最後一根稻草,不過我還真的有遇到有人說「啊~就是那首在鋼琴師裡面讓人發瘋的曲子嘛~」= =|||

    好奇,如果是要當作業,你不怕這篇被你同學咕狗到嗎?:p

    ReplyDelete
  3. @芙:

    嗨!你好你好哇,初次見面。 :"D (好爛的招呼 XD)

    被你那麼一說,我決定下一篇就畫跳起來那個 XD (咦!?沒錯,我還會在寫一篇關於 Shine 的文章,把上課聽到的,重新整理寫出更多跟心理學有關的。:P)

    剛好你提到「拉三污名化」,剛好我自己本身就是音樂門外漢 XD 我原先也以為學了那首曲子,可能就會導致學琴者發瘋。雖然經過你的補充,我還是覺得拉三可能還是會有讓人瘋狂的可能。當然,我也贊同拉三絕對不會讓所有學成之人都發瘋。大衛最後進入精神病院的原因(經過課堂老師的解釋),跟拉三可以說沒有太大個關聯。(但我還是堅持拉三有本領使愛樂人為之發狂)

    關於被咕狗到的問題,我還沒有特別的想法 XD。很感謝你的留言唷 :)PS. 「芙」是從你網誌的 About 看來的。

    ReplyDelete